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,奔流到海不復回。君不見高堂明鏡悲白髮,朝如青絲暮成雪。人生得意須盡歡,莫使金樽空對月。天生我材必有用,千金散盡還複來。烹羊宰牛且爲樂,會須一飲三百杯。岑夫子,丹邱生,將進酒,杯莫停。與君歌一曲,請君爲我傾耳聽。鐘鼓饌玉不足貴,但願長醉不復醒。古來聖賢皆寂寞,唯有飲者留其名。陳王昔時宴平樂,鬥酒十千恣歡謔。主人何為言少錢,徑須沽取對君酌,五花馬,千金裘,呼兒將出換美酒,與爾同銷萬古愁。
這首樂府的版權作者應該都在試卷上見過很多次了。話說從前演幼兒劇時,不巧(又或是真情流露),徵選了下流猥褻的「溜鳥俠」角色,原因事由女生演放不開,更害羞的角度是:不夠傳神XDD。總監教師看過之後,就決定讓我出演此角,但在系上試演給教授看時,有一種說法是幼兒心靈很脆弱的唷,要好好呵護,不可以出現這種鏡頭,於是,刪角!說實在的,有一種新聞局廣電處的感覺,剪來剪去,精彩的都沒啦XDD。好吧,刪角就刪角,於是我又自薦把溜鳥俠改為流浪漢一角,我連角色設定都想好了:瘋漢,衣衫襤褸,拿著破酒瓶子,一邊哼著這首「將進酒」晃過舞台(劇裡是公園),興沖沖將構想提供給咱班的監督,Sucks!(反正是另一種形式的不得志)。Well,以上就是我與「將進酒」的一點小淵源。
所謂「天生我材必有用」,材,針葉林?闊葉林?針闊葉混合林?莊子曰:人皆知有用之用,而莫知無用之用也。(莊子‧人間世),無用之用?
「古來聖賢皆寂寞,唯有飲者留其名。」,竊以為這個「飲」字或可置換為「隱」、「癮」的多重涵義。隱者性飲癮,故留其名。至於是流芳千古還是遺臭萬年,It depends on you.目前努力向隱者+飲者方面努力;留名的事,還是留給報紙社會新聞版吧。
2 則留言:
好一個力度磅礡的「君不見」,茫茫.........
我對當時的演角毫無主見 ,真的有虛度的感覺了...>>C)$RM<^
張貼留言